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科技力量蓬勃发展、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设计能力持续增强……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在3月初通过初步设计评审,计划今年10月开工建设,意味着又一“科学重器”将正式落地西安。
根据官方披露,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布局规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确定由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与西光所共同建设,位于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参与建设,设施分设西安部分与东莞部分。
现阶段,西安部分通过项目初步设计评审,选址高新丝路科学城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10月将启动建设,建设周期约5年。与此同时,共建方之一的西安光机所日前对外发布该设施建设团队的招聘需求。
数据显示,三年来陕西先后培育了以炬光科技、莱特光电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300余家光子企业;光子集成、光子传感领域等20余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以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时间迈入2024年,“追光计划”正式升级为“跃迁行动”,旨在创建光子领域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现4寸研发线、6寸中试线升级到8-12寸量产平台,形成百亿级光子产业基金群等等。而梳理此次省级层面最新行动,进一步明确了“一核两翼”的区域空间布局.
“两翼”即西咸新区和铜川市光子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瞄准三大重点领域,转化孵化一批优质光子企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光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计划内容还给出了多个实施阶段目标——到2025年,陕西光子企业突破400家,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5%,培育产业规模1亿元以上企业50家,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当我们再将视线聚焦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落地所在的西安科学园,这里是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关键承载区,可谓核心中的核心。
片区规划北至京昆高速、南至终南大道、东至沣泾大道、西至外环高速,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高校院所集聚区、国际国内高能级实验室集聚区、共性技术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集聚区、小试中试平台集聚区,其中总占地约1250亩的启动区雏形初现。
当然,科学园内落地的科学重器不止“阿秒”。作为陕西省“十三五”期间唯一牵头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当前已主体封顶,今年内全部完成。项目总投资约16.7亿,建设国家级授时系统的运行控制中心,与星基授时系统共同构成星地一体化国家授时系统。
另外,建成运行的长短波授时系统也将迁入至此,依托中国科学院在陕研究院所建设的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加速推进。
以科学园启动区为核心的交通路网亦在构建,比如联通对外道路的沣邑大桥、灵韵北路和沣镐大道均进入建设后期,通车在即;内部主干路网道约4.9公里基本建设完成,年内全面通车。